这里是对翟东升老师的两本书《中国为什么有前途》《货币,权力与人》的一些观点总结和思考,恰逢建党百年,以此献芹。
2010年出版的《中国为什么有前途》读起来时代感并没有那么强,在第二版序言中:“作为普通中国人,生活中的各种困境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房价太高,工作难找,环境恶化,竞争太激烈……各种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在身边时有发生”。这段话就像是对现在“内卷”的书面解释, 序言里还写到:“我们身处在这样一个悖论之中:看整体国势,中国好像很有前途;看自己身边,中国却又好像问题很大”,是不是听起来很像现在流行的“对国家的明天充满信心,但对自己的前途一片迷茫”。国家前途光明而国民却“卷”的不行,如果我们要理解这个悖论,那不妨先问问自己,中国为什么有前途?
“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总押着相同的韵脚”,从最宏观的历史角度看,自大航海时代开始,人类进入了全球化的阶段,生产力飞速发展,世界级强国从百万级人口的荷兰开始,逐渐演变成千万级人口的英国,再变成了亿级人口的美国。在这段历史中,可以看到模式创新让一个国家迅速崛起,但伴随着新模式的扩散,拥有更多人口的国家依靠规模优势替代前者,那下一个在美国之后的世界级强国,十亿级人口的中国无疑是最有力的竞争者。
历史洪流滚滚向前,但中国在近代的崛起才刚刚开始,尤其是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国模式”的成功有目共睹。所谓“中国模式”,是中国不断革新的政治经济体制。中国前30年学苏联的全能主义体制,利于动员国民力量,之后学习西方的自由民主体制,利于自由市场的资源配置,两种体制的磨合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中国抛弃了狭隘意识形态的约束,实用主义贯彻始终,把谋求群体的利益放在最前面,“西式民主以社会集团的权益为核心,而中式民主以对社会整体的伦理责任为核心”。为人民服务这个核心为两种体制的融合提供了清晰的标尺和指导。写到这里不禁心生感慨,当年清朝自诩天朝上国,不愿意睁眼看世界。几个世纪之后自诩为世界灯塔的美国,也不愿意正视中国取得巨大成功所依赖的新模式。“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总押着相同的韵脚”。
中国为什么有前途,是因为中国当下已经具备强大的战略潜能。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中国从一个缺乏资本、技术、受过良好教育劳动力的国家变成了一个资本充裕,技术先进,教育普及的国家,加上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不断革新的政治经济体制。这样的一个国家,怎么会没有前途呢?
理解了中国为什么有前途,我们尝试来理解上文中提到的悖论。
理解这个悖论的第一点在于我们大部分人之前都没有充分分享到国家发展的红利,积累足够的财富。2012年之前,政府为了支持国内的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用土地财政和人民币铸币税补贴了这些产业,造成了不同资产收益率的巨大差异,也造成了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和不同阶层水平的巨大差异,形成了强大的国内再分配效应。在这一阶段,我们劳动创造的财富相当大部分用来购买了美国的国债,同时在国内与之配套地大量发行人民币,全体居民的储蓄被不断的稀释,也正是所谓的“铸币税”,维持了一个非常稳定的较低的人民币汇率支持出口产业。所以,在2012年以前,获得时代红利最大的是出口产业和房地产的相关从业者。作为没有参与这两个行业的普通百姓来讲,最大的收益可能是持有房产的升值。但2012年之后,政府开始不再增加对美国国债的持有,减小了铸币税和对出口产业的补贴,更多地关注于转移支付、国内减税、脱贫攻坚、公共医疗等领域的建设,更好地让人民享受到国家发展的红利。在这个阶段,中国最广大的群体开始具有了一定的消费能力,所以可以看到拼多多这类公司在这个时候产生并迅速发展。
第二点,目前很多的公司依赖规模效应赚钱,没有很强的核心优势,获得足够的资本用以扩大生产和拓展市场是最重要的,人本身仅仅是作为一个执行工具,张三李四你我他并无区别。在未来发展的阶段,会出现更多的专业型企业,依赖产品创新来获取高溢价,人才的作用得以凸显,发展的道路变得多样,不会一窝蜂冲进一个行业,各美其美,天下大同。
第三点,我们正处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途中,还没有很好地把握世界市场和资源,减少国内市场的竞争。随着人口老龄化,中国未来的消费增长有限,投资和拓展海外市场是发展的必然,所以一带一路政策和人民币国际化是如此重要。按照这个思路往下走,最终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主导的世界市场。那个时候,国民不需要高强度的工作,也可以过上舒适的生活。以下引用书中的描述作为结尾:
“20年或者30年之后,中国政府治理着中国,向全体国民提供着一系列公共产品、包括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基础设施、稳定市场等方方面面,但是不向中国国民征税。一个政府如果不向自己的国民征税,那靠什么来养活自己呢?靠在世界市场中汲取资源。它凭什么来做到这一点?凭借它对中国这个最大消费市场和最大工业国的管治能力,凭借人民币国际化之后为全球印钞票的特权,凭借对全球经济波动节奏的主导权,还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巨额资本积累。一个政府如果不向自己的国民征税,反而无偿地向国民提供各种公共产品,那么这个国家经济将繁荣到何种地步?国民将幸福到何种程度?只要能意识到这种场景的政治经济含义,就不难预见:中国共产党将义无反顾地带领中国走向全球市场体系的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