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编程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朋友圈里学Python的广告成为大家调侃的广场。借助目前互联网行业高薪的宣传,的确很吸引人,更别提还有提高工作效率,掌握一门新技能等其他的额外加成。对于焦虑的年轻人来说,学点东西总比等着干着急强,学完能不能进入好岗位虽然不好说,但是确实是学到了一个新技能。这样来想,卖编程课给年轻人的确是一门好生意。那差异化地想,如果把编程课卖给小朋友呢?
虽然说是卖编程课给小朋友,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最终是要把课卖给那些年轻的家长。由于家长对于教育投资的重视,如果课程给到一个必要的理由,那对于价格并不是很敏感。这样说起来,似乎这个生意也不错。卖编程课给小朋友,属于在线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课程,下面结合具体流程来说,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产品设计-销售策略-销售转化-售后服务(复购)。
产品设计方面,对于低幼年龄段的小孩子来说,完全图形化和可视化的产品设计尤为重要,避免文字的出现,增强趣味性和互动性,是学习也是玩耍的过程,这一方面的工作是要征服孩子,让孩子有兴趣,可以在课上坐得住。另一方面是要征服家长,产品的设计要体现出卖点和特点,可以做到差异化,孩子在编程课的成果可以很好地展示出来,这些除了产品本身设计外,和销售策略的关系也相当密切,这关系到如何成功地为家长“洗脑”。
在完成了产品设计之后,那就要开始进行销售的环节,销售策略包含几个部分,课程的卖点和特点,理念宣导,定价策略,销售转化。
关于产品的卖点和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考量:
1.用户:家长/孩子的特点,需求,焦虑。2.差异化:竞品的调研,产品的特色。3.必要性:为什么学编程,为什么选择产品。4.利益点:获得了什么?培养了什么能力?
理念宣导,也就是“洗脑”,可以用各种名人背书,行业报告,科学研究等等来进行安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过往学员的成果展示,这些都是要抓住家长的认知,引起家长的认同。
定价策略,需要考量几个方面的因素:目标,成本,需求,竞品,政策。也通常会用一个模型,单位经济模型UE,用来分析从一个客户那里得到的价值是否大于获取一个客户的成本,这个模型里用到的几个指标包括:生命周期价值LTV,用户获取成本CAC,回收期BPB。
市场普遍认为 LTV>CAC的时候公司是有可能性的,LTV<CAC的时候模式是无意义的,而LTV/CAC=3的时候是公司最能健康发展的(小于3说明转化效率低,大于3说明在市场拓展上还太保守)。PBP的意思是花出去的用户获取成本可以在多长时间内回本。PBP越短越好,说明资金周转快,企业能更快增长。其具体计算方式可以参考此文:https://www.forentrepreneurs.com/saas-metrics-2-definitions-2/
除了UE这样量化分析外,通常还可以参考竞品的定价策略,同类课程同类模式的定价;设计原价,团购价,预约价等多种价格,挖掘用户的购课潜力。在产品设计上包括:赠品赠课的设计,以及长期课(半年/一年)的产品;
销售转化方面:目前常见的模式是通过投放获客+低价课引流+社群运营+教学服务+销售转化。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长链路的模式,每一个环节都相当重要,需要关注每一个环节的留存,持续地进行优化,对于运营的要求也相当高。我想这是课程产品成本最高的地方,包括课程的售后等等,对于人力的要求较多,后期这是值得技术优化的地方,减少对于运营和人力的依赖,借助AI和大数据让整个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来降低成本,可能才能真正让整个产品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