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近期提出新三年的“0188”计划: 0重大安全事故,每天服务超过一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超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一亿单的目标包括国内四轮车承担其中5000万单,两轮车和国际化分别为4000万和1000余万单。这个计划可以达到吗?也许可以,但可能要换种方式。
目前的生活类的APP都在朝着大而全的方向发展,微信支付宝两大巨头几乎可以在上面实现任何的需求场景,美团在构建一站式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甚至高德地图也在寻求更广的业务覆盖(打开高德看一眼底部入口);如果消费者可以在一个app上实现所有需求,滴滴凭什么只通过一个出行业务让消费者手机里多一个滴滴?
之前的理由是,滴滴是国内最大的网约车巨头,有最多的网约车资源,可以提供最快捷的服务,之后的竞争者难以切入,滴滴完成了国内网约车的行业垄断,网约车找滴滴成了消费者共识;但聚合模式在大平台APP上的出现有极大的可能会打破这一切,聚合模式可以实现全平台各个入口的打车服务,这为小规模网约车和后来者提供了流量入口和发展机会,削弱了滴滴的垄断实力;当滴滴接入大平台的打车接口,就面临着被功能化和边缘化,如果不接入,则会面临大平台流量培养出来的后起之秀的竞争,失去相当一部分市场。
滴滴应当怎么办呢?个人认为应当继续深耕做好网约车业务,保持好自身的网约车规模和高质量的运营标准,这是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滴滴的APP可以被边缘化,但自身服务不能被边缘化,可以接受被功能化/后台化的现实,探索功能化之后的业务模式,成为出行业务最大的服务商,在未来大平台APP的竞争中得到利益,“0188”的计划,也许就不难实现。
Ps:记录两个产品圆桌会上的未来两轮车业务的发展畅想,很有意思。1.无人车服务,无司机带来的低成本可以取代一些两轮车的应用场景;2.智慧城市运营者(阿里等)的降维打击,两轮车业务与政府管理关系密切,当城市转向智慧城市,两轮车也势必会进入物联网,智慧城市的运营者可以制定两轮车接口和标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可能会决定城市内的两轮车市场。
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