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看待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可以观察到下面的现象:当需求上升,商品价格抬高,供给也随之上升,社会上生产的东西更多了,表现为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当需求下降,商品价格低迷,导致供给随着需求开始下降,社会上生产的东西更少了,表现为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因此通常情况下,人们总是会把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联系到一起。但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商品价格不断走高,通货膨胀,而经济却陷入衰退,这个现象被称之为滞胀。那为什么会发生滞胀呢?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看,当需求和供给同时下降,而且供给比需求下降的更快时,就有可能发生这种现象。
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历了战后三十多年的繁荣,社会对于传统工业品的需求已经达到顶峰,当一个家庭已经有了3辆车的时候,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购买第4辆车呢?随着接连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石油供给迅速降低 ,相关商品价格上涨。这种由供给减少产生的通货膨胀对需求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需求开始变少,经济陷入衰退。需求和供给同时下降,而且供给比需求下降的更快,产生了上面所提到的滞胀。在这里往后延申一下,美国是怎样走出滞胀的呢?1981年,IBM推出了世界上首台个人计算机 IBM 5150。 1984年,摩托罗拉生产了世界上第一部手机DynaTAC 8000X。美国的硅谷开始在世界上声名鹊起。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创造了新的需求和生产力,改变了70年代供给和需求同时下降的循环,美国也因此在80年代走出滞胀,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回顾70年代的美国滞胀下的投资情况,实物资产收益大幅跑赢金融资产,各大类资产整体表现为黄金>大宗商品>房地产>CPI指数>债券>股票。在大宗商品方面,能源>农产品>有色金属。在股票方面,除了受益于涨价的大宗商品生产商股票,消费必需品和公用事业等“防御性”的股票会更有韧性,因为公众对这些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通常会保持不变。
再看当下,现在正在经历滞胀吗?滞胀有两个表现:1.通货膨胀,2.经济衰退。当前的通胀情况已成共识,至于第2点,美国GDP一季度年化环比下降1.4%,结合这个数据看,大概率正在经历滞胀。从需求和供给这个框架下分析,疫情让社会的需求和供给同时下降,也凸显了一些长期因素对需求的负面影响,比如人口老龄化和贫富分化。并且由于俄乌战争这个突发事件,使得有效供给比需求下降的更快,加速了滞胀产生。
结合70年代的经验和当下的环境,几个投资思路可供参考:
1.供给受到扰动最大的商品-原油。
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1 鲸鱼油效应;18世纪的时候,鲸鱼油是欧美地区主要的照明燃料,1846年煤油被发现,开始替代鲸鱼油作为照明原料,但鲸鱼油价格不但没有走低反而在十几年后创下新高。这个现象可以类比当前旧能源与新能源。新能源自然是大势所趋,旧能源的生产商会积极转向新能源,不愿逆势扩大旧能源的生产,但新能源的普及和发展速度可能并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快,在这样的转换背景下,会导致旧能源的短期供需失衡,从而推高价格。结合数据来看,2016-2020年全球油气行业勘探开支相较于上一个五年周期,几乎腰斩,2020年的负油价冲击更是让石油生产商对扩产慎之又慎。
1.2 俄乌战争;战争进行到现在,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能已经超过了5万人(联合国数据),数万鲜活生命就这样逝去,战争中没有赢家。随着美国和欧洲对乌克兰援助的不断加码,俄乌战争可能演变成长期的代理人战争,看不到迅速结束的希望。即便结束,俄罗斯和欧美的关系会很难恢复到之前,因而关于俄罗斯能源的进口禁令短期也不会解除。截止到2021年,全球石油消耗的11%,天然气消耗的17%来自俄罗斯,这场战争对于全球能源供应的影响可能非常深远,大大加强了能源价格上涨的预期。
在以上的背景下,以中国海油为例,桶油成本仅为30美元,而今年的原油价格可能会长期运行在100美元每桶,高点可能摸一摸150美元甚至200美元每桶,其盈利能力不言自明。
2.需求不降反而上升的商品-锂。
锂是目前少有的需求旺盛增长的原材料商品。在新旧能源的转换中,以锂为基础的储能方案必不可少,而且新能源汽车也是现在最有需求前景的工业消费品(类比80年代个人电脑的新需求),这为锂价提供了强劲支撑。碳酸锂今年的价格一直在40万人民币/吨以上,自有矿的生产成本基本都在10万人民币/吨以下,像融捷股份,天齐锂业这样拥有优质锂矿的企业会有极大的盈利预期。同时做多锂和石油,这两个新旧能源的代表,几乎形成了完美的对冲方案。
3.需求弹性小的公共事业-电力。
这里以国电电力为例来说明:
3.1 当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时,公司就会启动回购注销,因而在1PE买入时,尽管是在滞胀背景下持有股票资产,但也几乎毫无风险。
3.2 新能源发电在公司电力生产中的占比迅速提高,相较于火力发电,如果市场愿意给新能源发电更高的估值,就能够赚到估值转换的价格。
3.3 在新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大型电力生产运营商承担的角色更为重要,电力的生产,存储,调峰,输送都比以往更为复杂,科技含量更高,因而市场集中度可能因此提高,电力的市场化预期会增强,以提高盈利能力。
最后,值得注意的一点是,70年代表现最好的黄金,在当前走势却并不理想。这正是经济学的迷人之处,经济周期起起伏伏,但每次都不尽相同,每个经济学家都只能自圆其说,而不能精准地预测未来。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敬畏市场,尊重事实。
仅作为个人思考记录,不构成投资建议,若文章粗陋浅薄,也请一笑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