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做事效率?可能很多人都在探索这个问题,这里是我目前总结的一个方法,如果你也对于一堆的杂事没有头绪,日常DDL极限挑战,重度拖延症患者,可以按这个方法试试。我把它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如何把事情安排到日程上;第二个部分是怎么按照日程把所有的事都做完。
第一个部分,把事件安排到日程上,当我们接到事情的时候,先做一个评估:
- 3min之内可以完成的事就立刻做完;
- 不能当下完成的事,安排到日程上,要非常清楚明确,譬如周二下午2点到4点,完成XX项目;
- 当我们并不能给一个明确的安排,比如耗时不确定的大工程(拆分),需要与他人合作(后续跟踪)的事等等,这些事放在备忘录里,每天回顾一遍,时机合适就安排到日程上;
- 每天按照日程行动,就像学生时代到点上课一样;
第一个部分是明确的行为方式,稍微用点心思是很容易做到的,但真正难的是如何坚持每天按照日程来。所以需要第二个部分,怎么按照日程把所有的事都做完。
- 每天回顾很重要,因为有些时候我们做不完日程是因为高估了我们的个人能力,本来需要3个小时做完的事情我们只安排了2个小时。每日回顾能帮助我们在下一次安排的时候谨慎评估所需要的时间,更游刃有余,获得成就感。
- 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我们不想做或者去玩手机了等等。这里就涉及到自控力的问题,今年认认真真读了《自控力》这本书,下面一起来学习下。
关于自控力:
第一点,在生理上来说,好的睡眠、饮食和锻炼,愉悦的心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自己,反之压力、睡眠不足和坏的心情等等则会降低我们的自控力。所以保持好的作息,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是保持自控力的生理条件。基于我们的生理来说,也要去规避那些设计出来就是为了让我们成瘾的东西(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因为这是我们大脑的本能,不要想着用自己的意志力去克服(会消耗自控力),就像没有人会去用吸毒再戒毒来证明自己的意志力,不要碰是最好的策略。从认知上来说,要明白哪些是让人上瘾的虚假奖励,哪些是让生活有意义的真实奖励,这样就知道要去规避什么。
第二点,不要把事情分“好坏”,比如我们会觉得跑步是好的,看书是好的,认真完成工作是好的,吃甜食是不好的,睡懒觉是不好的,打游戏是不好的等等。当我们做完一件“好的事情”,觉得自己已经很棒了,也许可以奖励自己一件“不好的事情”,对我们所作的事情有了一个道德化的判断。这样的想法会让我们在做“好的事情”时,潜意识里认为我们在付出,所以积极性不高,而对于“坏的事情”视为奖励,从而热情高涨。改变这一点,需要我们用长期主义来看待事情,跑步会让自己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看书可以增加知识提高潜在收益,认真工作可以升值加薪,这些事情本身就包含里真实奖励,所以为什么不做呢?
第三点,和未来的自己做朋友。我们喜欢把事情放到明天来做,把事情的计划排在未来,好像明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不是一个人,今天的自己好吃懒做,而明天的自己高效勤奋。但实际上,有些事今天的你不会做,明天的你也一样不会做。不要把明天的你当作陌生人,而是自己的朋友,想想这个朋友是会感谢你,还是会骂你拖后腿呢?Do It Now!而不是通过计划来获得满足感。
最后,摘一段书中的原文和大家分享:“如果说真的有自控力秘诀,那么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确实有一个,那就是集中注意力。当你作出决定的时候,你需要训练自己的大脑,让它意识到这一点,而不是让它自行其是。你需要意识到,你是如何允许自己拖延的,你是如何用善行来证明自我放纵是合理的。你也需要意识到,奖励的承诺并非总能兑现;未来的你不是超级英雄,也不是陌生人。你需要看清,自己身处的世界,无论是销售陷阱,还是社会认同,都在影响你的行为。当你的注意力即将分散的时候,或者你即将向诱惑投降的时候,你需要静下心来,弄清自己的欲望。你需要记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才能真的让你更快乐。“自我意识”能帮你克服困难,实现最重要的目标。这就是我能想到的对“意志力”最恰当的定义。”
共同成长,无限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