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是指人类活动排放和吸收的二氧化碳可以相互抵消,达到“零排放”,其意义在于降低温室效应,抑制全球的温度上升,避免带来诸如海平面上升等灾难性后果。
中国承诺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达到碳中和。在2020年12月12日的气候雄心峰会上,这一承诺具化为“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2060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分为三个阶段:1.2020-2030,主要目标为碳排放达峰;2.2030-2045,主要目标为快速降低碳排放;3.2045-2060,主要目标为深度脱碳,参与碳汇,实现碳中和。
在2021年的当下,碳达峰目标对于社会来说,意味着什么?
碳达峰意味着各种节能减排技术发展,消费者行为转变等等,但关键是推动化石能源转变为新能源。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我们把收益于此快速发展的行业分类为三类:1.新能源产业,2.智能电网产业,3.新能源交通产业。
1.新能源产业是指各种新能源技术和设备的生产行业,包括了风电,光伏,核电,水电等等;风电技术发展至今已较为完善,但光伏技术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因而未来光伏产业的成长性可能更大,对技术的革新保持关注。【光伏】【风电】【核电】
2.智能电网产业,当电力在各种新能源设备中产生后,需要将其并入电网,输送到需要用电的地方。新能源产生的电力存在不稳定的特性,譬如光伏只在白天产生电力,这需要储能系统进行削峰填谷,也就是电池,在这方面锂电池一家独大,整个相关产业都会因此收益。【智能电网】【锂电池】【锂资源】【特高压】
3.新能源交通产业,新能源汽车不仅降低了碳排放,而且在接入电网充电过程中也相当于小的储能系统,帮助电网削峰填谷,因而燃油汽车转向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在此之外,这也是中国汽车行业弯道超车的机会,特斯拉也许是新能源车中的苹果,但新能源车中的华为小米也会很快出现,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四个轮子加一个手机,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是迅速发展的万亿级市场。【新能源汽车制造】【车载芯片】【车载半导体】【动力电池】【充电桩】【特斯拉概念】